瘦的單詞(thin line中文翻譯,thin line是什么意思,thin line發(fā)音、用法及例句)
- 內容導航:
- 1、thin line
- 2、中國古代十大名琴有哪些最好有出處
1、thin line
thin line發(fā)音
英: 美:
thin line中文意思翻譯
常見(jiàn)釋義:
細線(xiàn)
thin line雙語(yǔ)使用場(chǎng)景
1、It is often used,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on the thin line width to compare methods to estimate.───本質(zhì)答用洋,常常用與測控條上細線(xiàn)寬量舉行比力的辦法來(lái)估算。
2、'There is a thin line between scoring and not, a win and a defeat, it's just a few centimetres of woodwork, the bar or post.───進(jìn)球和不進(jìn)之間僅差一線(xiàn),勝利或是失敗,也只是離門(mén)柱,橫梁或是門(mén)楣幾厘米的距離。
3、Centuries ago, the word "beeline" was made to describe this thin line of bees flying through the air.───幾個(gè)世紀以前,就有人造出“beeline”這個(gè)詞來(lái)描述蜜蜂在空中飛行的窄細路線(xiàn)。
4、Firstly, the bottle and water form a lens which can focus the light into a thin line, which means that a very bright light is not necessary.───第一,由瓶子和水組成的透鏡可以讓燈光聚焦成一束細光,也就是說(shuō)我們不需要用到非常強烈的光。
5、A relationship that does not enforce referential integrity appears as a thin line between the common fields supporting the relationship.───不實(shí)施參照完整性的關(guān)系在支持該關(guān)系的公共字段之間顯示為細線(xiàn)。
6、His mouth tightened into a thin line.───他的嘴抿成了一道細縫。
7、His eyes would turn opaque and the corners of his mouth would straighten into a thin line.───他的目光變得空洞無(wú)神,嘴角繃直成一條細線(xiàn)。
8、Her stare was malevolent, her mouth a thin line.───她目光狠毒,嘴唇緊閉。
9、Her lips compressed into a thin line.───她的雙唇抿成了一道縫。
thin line相似詞語(yǔ)短語(yǔ)
1、line line───線(xiàn)條線(xiàn)條
2、thin strong───薄-強
3、super thin───超??;超細
4、thin───n.細小部分;n.(Thin)(越)辰;(柬)廷(人名);adv.稀疏地;微弱地;vi.變??;變瘦;變淡;adj.薄的;瘦的;稀薄的;微弱的;vt.使瘦;使淡;使稀疏
5、very thin───寡瘦;精??;瘦削;纖細;很??;很瘦
6、thin stripes───細條紋
7、thin skin───[橡膠]薄皮
8、thin slice───[醫]薄片
9、thin body───薄體;瘦身
2、中國古代十大名琴有哪些最好有出處
第一名 Fender Stratocaster
產(chǎn)于1954年的Fender Stratocaster是由Leo Fender自Telecaster之后四年,另一把有簡(jiǎn)單的琴身連接方式(bolt on),經(jīng)一塊楓木琴頸、三個(gè)單線(xiàn)圈拾音器、傳統的琴身外形設計及護板構成。三個(gè)單線(xiàn)圈的設計讓Stratocaster能夠適用于任何音樂(lè )風(fēng)格,從清脆柔和到飽滿(mǎn)甜美,更有五段的拾音器切換系統讓樂(lè )手們更容易上手。
在60年代中期的英國,大部分樂(lè )手都使用Gretsch及Ricknbacker,而Gibson及Epiphone更是廣受人們的喜愛(ài)。當時(shí)我們可以發(fā)現到Fender Stratocaster大部分被用來(lái)演奏節奏部分,而主奏的位置基本上有Gibson Les Paul及SG擔任。
不過(guò)70年代初,由Jimi Hendrix的藍調搖滾及爵士的彈奏方式,把Stratocaster的多音樂(lè )風(fēng)格特性給表現的淋漓盡致,之后Stratocaster也成為其他吉他公司爭相模仿的對象。而諸多著(zhù)名吉他手像Hank Marvin,Jimi Hendrix,Eric Clapton,Ritchie Bllackmore,Jeff Beck,Buddy Guy,Robert Cray, Bonnie Raitt......等都使用Fender Stratocaster,它也是目前生產(chǎn)最多明星簽名琴的吉他廠(chǎng)牌。
第二名 Gibson Les Paul
Gibson Les Paul產(chǎn)于1952年,最初期的Les Paul型號配置的是P-90拾音器,所以它較渾厚及高出力的音色和Fender有相當不同的地方,之后又陸續推出了Custom,Special及Junior等型號,為L(cháng)es Paul更添光彩!
到了1958年,Les Paul系列開(kāi)始使用雙線(xiàn)圈的拾音器,虎皮楓木面板和新設計的琴枕,更讓Gibson Les Paul 1958、1959、1960等型號成為一代名琴。
在剛推出(1952年)時(shí),大眾對雙線(xiàn)圈的構造及特色還不了解,所以在50年代中期人們還依然使用Fender較多,但是到了60年代中期許多吉他玩家開(kāi)始尋找一把音色較渾厚、開(kāi)放及高出力的吉他,因此Gibson的實(shí)心桃花心木琴身、楓木面板以及Set Neck的連接方式成為他們最理想的選擇。
現在1958-1960年制的Gibson Les Paul已成為全世界吉他市場(chǎng)上頂級名琴。如Les Paul 1959(普通楓木面板)約合人民幣19萬(wàn),1959年Les Paul(AA-AAA級虎皮紋楓木面板)樂(lè )合人民幣28萬(wàn),而最昂貴的為Gibson 1959 Les Paul(AAAA-AAAAA級虎皮紋楓木面板)約合人民幣53萬(wàn),現在美國及日本大量炒作的Gibson 59 PAF拾音器的Les Paul也要約合人民幣7.5萬(wàn)。像我們所熟知的吉他手Jimmy Page,Peter Green,Eric Clapton,Jeff Beck,Paul McCartney和Mick Taylor都是Gibson Les Paul 1958-1960的擁有者。
第三名 Gibson ES335
產(chǎn)于1958年的ES 335是由半空心及削雙邊的琴身設計,而Gibson的前負責人Ted McCarty是想讓它成為一把適合多種樂(lè )風(fēng)的琴。此琴的中心部位(拾音器的位置)是象Les Paul型號一樣由實(shí)心的桃花心木所制,而兩邊的f孔是由半空心設計成形,所以它還擁有足夠的民謠共鳴以及更渾厚的音色,而出名的Patent Applied For (PAF)拾音器也是因它而研發(fā)出來(lái)的。之后也慢慢影響到其他廠(chǎng)牌的吉他制造商,如Guild、Fender、Gretsch、Martin及日本的Antoria、Ibanez、YAMAHA和Aria都有生產(chǎn)類(lèi)似象ES 335的琴。Gibson也推出了ES 345。
ES 335 Custom級的音點(diǎn)、鍍金配件和搖把設計也被許多Blues樂(lè )手如B.B.King、Larry Carlton、Eric Clapton、John Lennon和滾石樂(lè )團的Keith Richards所使用。
第四名 Fender Telecaster
Fender Telecaster發(fā)表于1950年,它是由較便宜的實(shí)心Ash琴身及Maple(楓木)琴頸來(lái)替代較昂貴的進(jìn)口Mahogany(桃花心木)及Rosewood(紫檀)。因為它的古典的傳統外型和清脆的音色,馬上被許多熱愛(ài)鄉村樂(lè )的樂(lè )手所喜愛(ài),相較之下很快就成為當時(shí)正紅的Gibson的競爭對手。因為它簡(jiǎn)單的結構設計以及可替換琴頸之功能和Gibson傳統的“提琴”之set neck成型方式截然不同。
之后Fender也陸續推出其他不同型號的Telecaster,如“Semi-hollow Thinline”(半空心Ash和桃花心木設計,產(chǎn)于1969年),和配備雙線(xiàn)圈拾音器的Custom,產(chǎn)于62及72年。再后來(lái)也開(kāi)始生產(chǎn)一些具備Rosewood(紫檀)指板的型號。
Telecaster的使用者有James Burton,Brous Springsteen,以及鄉村第一把交椅Albert Lee也酷愛(ài)Telecaster,Sheryl Crow,Meredith Brooks和Jonny Lang也和Telecaster形影不離。
第五名 Gibson SG
Gibson Les Paul系列在50年代時(shí)是它的全盛時(shí)期,而50年代末期Gibson想在60年代初期再創(chuàng )另一個(gè)高峰,他們想研發(fā)一把實(shí)心(Solidbody)電吉他,并且也能象Flying V及Explorer(1958年制)一樣受歡迎,所以在1961年由“Kalamazoo”公司—Gibson的一個(gè)研發(fā)部門(mén)推出了SG系列。
它也是由桃花心木(Mahogany)所制成的琴身,22品以及更具現代感的控制旋鈕和外型以表達Gibson的新創(chuàng )意。不過(guò)它剛推出時(shí)的兩三年并沒(méi)有如期望中那樣受歡迎。直到60年代中期,由于藍調搖滾和硬搖滾樂(lè )的影響,樂(lè )手們開(kāi)始想擁有一把實(shí)心、桃花心木琴身、雙線(xiàn)圈拾音器及酷炫外形的吉他來(lái)表現硬搖滾的精神,之后在這40年來(lái),Gibson SG被諸多知名樂(lè )手廣泛使用,如Frank Zappa,Jimi Hendrix,Eric Clapton ,Pete Townshend 和 Paul Weller,更由“AC/DC”樂(lè )團吉他手 Angus Young,“The Beatles”樂(lè )團吉他手 George Harrison 及 “Black Sabbath”樂(lè )團吉他手 Tony Iommix 讓SG名聲大噪!
第六名 Gibson Flying V
產(chǎn)于1958年的Gibson Flying V,是Gibson想改變大眾對Gibson的傳統刻板印象所設計的,它和“Explorer(冒險家)”同時(shí)推出,之后各地樂(lè )手的反映熱烈,也為Gibson的設計創(chuàng )意更加的認同。
它日后也因Gibson Flying V的出現,其他各搖滾吉他名牌,如ESP,Ibanez,Jackson,B.C.Rich等也推出了類(lèi)似Flying V 及 Explorer外形的電吉他,就連最傳統的Fender也曾經(jīng)推出過(guò)“Katana”型號。
最先使用Flying V 的是Albert King,之后Lonng Mack,Johnny Winter和Jimi Hendrix,Michael Schenker都是Flying V 的使用者。
而在99年末,Jackson也推出了Flying V 外形的Megsdeth樂(lè )團吉他手Dare Mustaine簽名琴和Randy Rhoads的紀念琴。
第七名 PRS McCarty
發(fā)表于1994年的McCraty型是由一個(gè)在美國當地的小吉他公司Paul Reed Smith所制的,由于它Custom Shop級的制作品質(zhì)以及具有古典傳統美的外型設計,讓PRS在短短的幾年中成功的和Fender、Gibson成為電吉他三巨頭之一。之后,從90年早期,PRS陸續推出Dragon I(龍頸一代),Custom 22型以及由前Gibson的負責人“Ted McCarty”操刀設計Stop-tail琴橋,較薄的琴身及琴頸,和傳統無(wú)鎖定的旋鈕所制出的“McCarty”型,更在美國許多專(zhuān)業(yè)吉他樂(lè )團中頻繁出現。
1998年,PRS更推出了McCarty Soapbar(搭載二個(gè)P-90單線(xiàn)圈拾音器),McCarty Hollow及Archtop(半空心及全空心),它也在98年末推出了Single Cutway(單邊)設計,外型更酷似Gibson Les Paul。
當然,名琴配高手,當代知名的吉他手如Carlos Santana,Warren Haynes(Gov't Mule),Peter uck(REM),Rtephan Jenkins(Third Eye Blind)。Kyle Cook(Matchbox 20)及Daniel Johns(Silverchair)都是PRS的愛(ài)用者。
第八名 Ibanez RG550
如果我們要談?wù)撦^具現代感的電吉他時(shí),當然少不了目前國內外最常見(jiàn)的“Ibanez”,它改變了大部分人所想“美國貨最好”的觀(guān)念。
由日本所生產(chǎn)的Ibanez RG550發(fā)表于1987年,RG550型也因Steve Vai而發(fā)揚光大。它具現代感的琴頸及琴身設計,以及雙/單/雙拾音器,Floyd Rose大搖把,24品超薄琴頸和DiMarzio所設計給Steve Vai的切換系統,而對當時(shí)80年代中期正紅的“Kramer”和“Jackson”帶來(lái)了極大的影響。
Ibanez當然也沒(méi)有讓大家失望,在近些年也設計出許多更好的型號如RG-Custom等,及Steve Vai,Paul Gilbert,Joe Satriani等簽名琴,以及獨領(lǐng)風(fēng)騷十年的7弦琴,更由Korn,Fear Factory,Limp Bizkit等工業(yè)金屬樂(lè )團讓RG系列在千禧年占有一席之地。
第九名 Gretsch Chet Atkins
發(fā)表于1954年的Gretsch也成為十大名琴之一。它的6120型是特別為知名鄉村吉他手Chet Atkins所設計的。
由于它的半空心的實(shí)而深厚的琴身以及外伸的護板設計,所以外形酷似爵士琴。雖然大部分的鄉村樂(lè )手都使用Telecaster,但也有一些樂(lè )手用它來(lái)演奏鄉村及爵士樂(lè ),如“Orange Juice”的Edwyn Collins,“The Ants”的Marco Pirroni,Brain Setzer......等都是Gretsch的愛(ài)用者。
第十名 Rickenbacker 360112
Rickenbacker 360112出品于1964年,它特別的制造結構及技術(shù),讓Rickenbacker的音色更有自己的特色及味道。它是有薄板楓木以及實(shí)心的桃花心木所制成的琴頸,兩個(gè)傳統復古式的單線(xiàn)圈拾音器,并有半空心的琴身結構來(lái)表現出獨具的共鳴音色。
由于它的獨一無(wú)二的音色,也被早期的流行樂(lè )手所使用,例如“The Who”的吉他手Peter Townshend,Tom Petty,John Lennon,“REM”的Peter Buck,Paul Weller......等都用它來(lái)做現場(chǎng)及錄音。它可以把60年代早期的流行音色表現得淋漓盡致,就連90年代初期的重金屬樂(lè )隊“DreamTheater”及“Metallica”都用它來(lái)錄制民謠及十二弦部分。由此而知,它在這40年來(lái)的音樂(lè )發(fā)展中所占的地位。
版權聲明: 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(wù),旨在傳遞更多信息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(guān)法律責任,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(guān)點(diǎn)和對其真實(shí)性負責。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(wèn)題需要同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的,請發(fā)送郵件至 舉報,一經(jīng)查實(shí)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