鏊怎么讀,鏊[ ào ],鏊字的拼音,部首,意思,組詞,鏊字的筆順,筆畫(huà)順序怎么寫(xiě)
?鏊 [ ào ]的拼音,部首,繁體,筆順,鏊的筆畫(huà)順序,鏊的筆順怎么寫(xiě)
- 鏊的拼音:ào
- 鏊的注音:ㄠˋ
- 鏊的總筆畫(huà):19畫(huà)
- 鏊的結構:上下
- 鏊的繁體:鏊
- 鏊的部首:金部
- 鏊是否多音字:不是多音字
- 鏊的筆順:一一丨一フノノ一ノ丶ノ丶一一丨丶ノ一
- 鏊的筆畫(huà):橫、橫、豎、橫、橫撇、撇、撇、橫、撇、點(diǎn)、撇、點(diǎn)、橫、橫、豎、點(diǎn)、撇、橫
鏊的筆畫(huà)順序分布演示:
鏊字怎么寫(xiě)
一一丨一フノノ一ノ丶ノ丶一一丨丶ノ一
橫、橫、豎、橫、橫撇、撇、撇、橫、撇、點(diǎn)、撇、點(diǎn)、橫、橫、豎、點(diǎn)、撇、橫
「鏊」字的意思
「鏊」字的基本字義解釋
鏊
1、一種鐵制的烙餅的炊具,平面圓形,中間稍凸。
鏊[ ào ]的同部首漢字
鑫鏨鋈鑾鈭金鑿鑒銞鍪鋆銎鍳釜
鏊[ ào ]的同音字,ào拼音的漢字
夭驁艸襖澳翱懊敖鰲遨奧傲媼凹
「鏊」字組詞:
鏊研鏊硯鏊子
鏊[ ào ]的同筆畫(huà)數漢字
鷹鞭覆藤戳蹙鰥癩瞻翻鐮鼬鰲襟
金字旁的字有哪些 怎么讀
金字旁的字有欽、錯、鋪、鐘、銀、鉛、錦、釘、銴、鑒、鋈、鏨、鏨、、鈭、鍌、鎏、鐆、鏖、銐、錱、鋫、鑾、鑫、鑍、錅、鎣、鐢、䥑、鍙、鍫、鑾、銎、鎥、鋚、鍳、鏊、鋬、鐅、鋆、鋻、錖、鑒等。
一、欽[qīn]
1、敬重:欽佩。欽仰。
2、指皇帝親自(做):欽定。欽賜。
3、姓。
二、鋪[pù][pū]
1、(鋪兒)鋪子;商店:肉鋪。雜貨鋪兒。
2、用板子搭的床:床鋪。搭一個(gè)鋪。
3、驛站(今多用于地名):五里鋪(在湖北)。十里鋪(在浙江)。
三、銀[yín]
1、金屬元素,符號Ag(argentum)。白色,有光澤,質(zhì)軟,延展性強,導電、導熱性能好,化學(xué)性質(zhì)穩定。用途很廣。通稱(chēng)銀子或白銀。
2、跟貨幣有關(guān)的:銀行。銀根。
3、像銀子的顏色:銀灰。紅地銀字的匾。
4、姓。
四、鐘[zhōng]
1、響器,中空,用銅或鐵制成。
2、計時(shí)的器具,有掛在墻上的,也有放在桌上的:掛鐘。座鐘。鬧鐘。
3、指鐘點(diǎn)、時(shí)間:六點(diǎn)鐘。由這兒到那兒只要十分鐘。
4、(情感等)集中:鐘愛(ài)。鐘情。
5、姓。
6、同“盅”。
五、鍋[guō]
1、烹煮食物或燒水的器具:飯鍋。鐵鍋。砂鍋?;疱?。鍋爐。鍋餅。鍋巴。鍋煙子。
2、形狀像鍋的東西:煙袋鍋。
“金字旁”上面一個(gè)“自”下面一個(gè)“木”是“鎳”字,拼音:niè。
一、拼音:
niè
二、釋義:
一種金屬元素,可用來(lái)制造貨幣等,鍍在其他金屬上可以防止生銹。
三、筆畫(huà):
15畫(huà)
四、部首:
钅部
五、組詞:
1、鎳幣
拼音:niè bì
釋義: 鎳質(zhì)的貨幣。
出處:徐遲 《大場(chǎng)的一夜》 :“于是他又從衣袋里掏出幾個(gè)鎳幣來(lái)放在桌子的一邊?!?/p>
2、鎳鋼
拼音:niè gāng
釋義:含鎳的鋼。
3、鉻鎳鋼
拼音:gè niè gāng
釋義:含鉻、鎳的合金鋼,機械強度高,硬度和韌性大,耐熱、耐腐蝕,用于制造飛機、汽車(chē)、拖拉機等重要機件。
4、鎳鉻絲
拼音:niè gè sī
釋義:一種電熱絲。由鎳、鉻、鐵、錳及鋁、硅、碳、硫等雜質(zhì)合金拉成。具有較高的電阻率和耐熱性。是電爐、電烙鐵、電熨斗等的電熱元件。
5、鎳鎘電池
拼音:niè gé diàn chí
釋義:一種新型的蓄電池。其正極為氧化鎳,負極為鎘。兩極用隔膜分開(kāi),以氫氧化鉀溶液為電解液,電動(dòng)勢為12伏。由于鎳、鎘兩電極有良好的充、放電可逆性,鎳鎘電池充放壽命大于五百次,但鎘對人和環(huán)境有污染,所以是密封的。具有體積小、質(zhì)量小、可在任意位置工作等優(yōu)點(diǎn)。
漢字“鏖”表示什么意思鏖字筆畫(huà)順序
鏖áo激烈地戰斗:鏖兵。鏖戰
喧擾:“市聲鏖午枕”
筆畫(huà)數:19;部首:金;筆順編號:4135221153534112431
筆畫(huà)順序:捺橫撇折豎豎橫橫折撇折撇捺橫橫豎捺撇橫
詳解:
鏖áo
動(dòng)假借為熬??鄳?。激烈戰斗〖engageinfiercebattle〗合短兵,鏖皋蘭下。
《漢書(shū)·霍去病傳》。注:“謂苦擊而多殺也?!庇秩?鏖殺喧嚷,喧擾〖noise〗市聲鏖午枕。
黃庭堅《仁亭》
鏖兵áobīng
〖fighthard〗大規模的激烈戰爭赤壁鏖兵鏖戰áozhàn
〖engageinfiercebattle;fighthard〗激烈地戰斗;竭力苦戰引兵三千,與賊鏖戰。
《新唐書(shū)·王_傳》到了近代,又有多少人民的軍隊為了從封建地主階級手里把土地奪回來(lái),和帝國主義的軍隊、剝削者的軍隊在這上面鏖戰過(guò)。
秦牧《土地》
出處:
[①][áo][《__》於刀切,平豪,影。]亦作“_2”。激戰;苦戰。喧擾;爭吵。長(cháng)久煎煮;燒煉。
戌集上金字部
鏖;
康熙筆畫(huà):19;
頁(yè)碼:頁(yè)1319第30__集___正_?於刀切,音?。集__死_人曰鏖。前_·霍去病_合短兵,鏖_(kāi)_下。_鏖,_苦_而多_也。
又山名,_前鏊字_。
又字__器也。亦_盆也。
又集_悲_切,音_。津名。
說(shuō)文解字中沒(méi)有查到漢字
版權聲明: 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(wù),旨在傳遞更多信息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(guān)法律責任,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(guān)點(diǎn)和對其真實(shí)性負責。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(wèn)題需要同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的,請發(fā)送郵件至 舉報,一經(jīng)查實(shí)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