奘字怎么讀,奘[ zàng zhuǎng ],奘字的拼音,部首,意思,組詞,奘字的筆順,筆畫(huà)順序怎么寫(xiě)
?奘 [ zàng zhuǎng ]的拼音,部首,繁體,筆順,奘的筆畫(huà)順序,奘的筆順怎么寫(xiě)
- 奘的拼音:zàng zhuǎng
- 奘的注音:ㄗㄤˋ ㄓㄨㄤˇ
- 奘的結構:上下
- 奘的總筆畫(huà):10畫(huà)
- 奘的繁體:奘
- 奘的部首:大部
- 奘是否多音字:是多音字
- 奘的筆順:フ丨一ノ一丨一一ノ丶
- 奘的筆畫(huà):橫撇、豎、橫、撇、橫、豎、橫、橫、撇、點(diǎn)
奘的筆畫(huà)順序分布演示:
奘字怎么寫(xiě)
フ丨一ノ一丨一一ノ丶
橫撇、豎、橫、撇、橫、豎、橫、橫、撇、點(diǎn)
「奘」字的意思
「奘」字的基本字義解釋
奘
1、說(shuō)話(huà)粗魯,態(tài)度生硬:這個(gè)人真奘。
2、壯大,多用于人名,如中國唐代和尚“玄奘”。
「奘」字的其他含義、意思
1、粗大:身高腰奘。這棵樹(shù)真奘。
「奘」字組詞:
麤奘玄奘
奘[ zàng zhuǎng ]的同筆畫(huà)數漢字
起雋能準圓被家海造冢宸熱高請
奘[ zàng zhuǎng ]的同音字,zàng zhuǎng拼音的漢字
狀樁藏壵臧贓壯臟撞裝幢妝莊戇
奘[ zàng zhuǎng ]的同部首漢字
夯太奔夫奪奉大失夸夭夾獎天奚
漢字“_”的意思是什么_字筆畫(huà)是多少
葭jiā初生的蘆葦:葭蘆。
葭莩。
古同“笳”,一種樂(lè )器。
筆畫(huà)數:12;部首:艸;筆順編號:122512115154筆畫(huà)順序:橫豎豎折橫豎橫橫折橫折捺
詳解
葬奘zàng動(dòng)中,“一”其中,所以薦之。
指人死后蓋上草席埋藏在叢草中。
薦,草席覆蓋。
本義:人死用草覆蓋埋葬,后用棺木埋入土中)同本義〖bury〗葬,臧也。
《說(shuō)文》葬也者,藏也。
《禮記·檀弓》故葬埋敬藏其形也。
《荀子·禮論》賜錢(qián)二百萬(wàn)以葬。
《漢書(shū)·李廣蘇建傳》分其湯肉葬之。
晉·干寶《搜神記》而卒葬之。
宋·王安石《游褒禪山記》以衣冠葬之。
清·全祖望《梅花嶺記》又如:葬堂;葬式;葬虞泛指處理尸體的方式〖formofinhumation〗。
如:火葬;海葬葬禮zànglǐ〖funeral〗出殯埋葬死人時(shí)舉行的儀式隆重的葬禮葬埋zàngmái〖bury〗埋葬葬埋甚厚葬身zàngshēn〖beburied〗埋葬尸體,也借指殘骸以某處為歸宿死無(wú)葬身之地葬送zàngsòng〖holdafuneralprocessionandbury〗∶指埋葬和出殯葬送并畢〖ruin〗∶指斷送;毀滅葬送了自己的前程葬儀zàngyí〖funeral〗葬禮
出處
[①][ji?。荩邸禵_》古牙切,平麻,_。
]初生的蘆葦。
指葭莩灰。
通“笳”。
古管樂(lè )器。
[②][西安á][《集_》何加切,平麻,匣。
]通“遐1”。
見(jiàn)“葭2萌”。
申集上_字部葭;康熙筆畫(huà):15;頁(yè)碼:頁(yè)1046第10唐_古牙切,音嘉。
_文_之未秀者。
___也。
_雅·_草葭,_。
__今_也。
_·召南彼茁者葭。
又葭莩,_莩字_。
又笛也。
_____葭戾朱_。
__笛引路也。
又水名。
___葭水在_平南和。
又通茄。
文?_杜_《葭_》。
葭今作茄。
又集_何加切,音遐。
芙渠_。
本作_,或省。
又唐_古音_姑。
司_相如·子__藏莨蒹葭,___胡。
又毛_古音_音蓑。
_衡·西京___女,_棹歌。
_引和,校_葭。
卷一_部編號:646葭,[古牙切],_之未秀者。
從___。
五行屬金筆畫(huà)十畫(huà)的字
10筆畫(huà)五行屬金的漢字有哪些呢?它們又有怎樣的字義解釋?zhuān)肯旅嫖覟槟阏砹宋逍袑俳鸸P畫(huà)十畫(huà)的字,希望對你有所幫助!
10畫(huà)五行屬金的字
剝 財 睬 倉 敇 豺 刬 倀 倡 鬯 晁 眧 耖 唓 宸 乘 蚩 持 翅 芻 俶 純 祠 厝 紊 疰 拽 脆 凋 釘 琺 剛 罡 宮 剮 怪 借 凈 峻 釕 倪 釙 剖 倩 挈 邛 讱 軔 衽 狨 辱 弱 珊 閃 訕 剡 扇 哨 射 珅 娠 神 眚 師 十 時(shí) 拾 狩 書(shū) 紓 殊 衰 拴 素 祟 孫 隼 唆 索 慟 剜 唏 息 席 掀 宵 笑 修 修 訏 徐 痃 ?!⊙场≡浴≡住∞省∵稹∵睢○洹≌♂摗♂槨≌妗☆场≌睢≌“Y 紙 指 酎 酌 租 祖 祚 唑 座
五行屬金筆畫(huà)十畫(huà)的字——挈
挈讀音:[qiè]
基本解釋
用手提著(zhù):提~。提綱~領(lǐng)。
帶,領(lǐng):~帶?!?。扶老~幼。
古同“鍥”,刻。
詳細解釋
〈名〉
通“契”。契約,書(shū)契 [contract]
今內史稻田租挈重。——《漢書(shū)·溝洫志》
書(shū)挈所錄帝王遺事。——衛覬《魏受禪表》
〈動(dòng)〉
(形聲。本義:提起)
同本義 [lift]
挈,縣持也。——《說(shuō)文》
挈,提也。——《廣雅》
若挈裘領(lǐng)。——《荀子·勸學(xué)》
挈壺氏。——《周禮》
班白不提挈。——《禮記·王制》
信挈其手。——《漢書(shū)·韓信傳》
龍尾車(chē)者,河濱挈水之器也。——《農政全書(shū)》
又如:挈瓶(謂提瓶汲水);挈領(lǐng)(提起衣領(lǐng));提綱挈領(lǐng);挈壺(懸壺);挈轡(縣轡)
帶領(lǐng) [take along]
挈國之辭也。——《谷梁傳·宣公十一年》
挈其妻子以奔曹。——《谷梁傳·襄公二十七年》
元兵哨馬報知蠻子 海牙,他便挈兵而待。——《英烈傳》
挈家僑居邑東。——清· 邵長(cháng)蘅《青門(mén)剩稿》
喊一聲,都拖男挈女,呼弟呼兄,一齊跑來(lái)。——《西游記》
又如:挈家(攜家帶眷);挈累(攜帶家室);挈眷(攜帶家眷);挈囊(古代尚書(shū)攜帶的紫色袷囊稱(chēng)挈囊,因而也稱(chēng)掌文書(shū)之官為挈囊);挈帶(帶領(lǐng));挈引(帶領(lǐng)引導);挈領(lǐng)(帶領(lǐng))
提攜 [promote]
況以?xún)少t王左提右挈,而責殺王,滅燕易矣。——《漢書(shū)》
又如:挈帶(提攜);挈扶(提攜扶助);挈提(提攜,扶植);挈維(提攜護持);挈攜(提攜;攜帶);挈持(扶持)
通“契”???[carve]
旦算祀于挈龜。——《漢書(shū)·敘傳上》
通“洯”。刀刻 [carve;engrave]
廷尉挈令。——《漢書(shū)·張湯傳》
常用詞組
挈挈 qiè qiè
[lonely;alone] 孤獨的樣子
挈挈而東。--唐. 柳宗元《柳河東集》
部首筆畫(huà)
部首: 手
部外筆畫(huà): 6
總筆畫(huà): 10
五筆86: dhvr
五筆98: dhvr
倉頡: qhq
筆順編號: 1112533112
四角號碼: 57502
鄭碼: ciym
Unicode: CJK 統一漢字 U+6308
字形結構
漢字首尾分解: 豐手
漢字部件分解: 豐刀手
筆順編號: 1112533112
筆順讀寫(xiě): 橫橫橫豎折撇撇橫橫豎
五行屬金筆畫(huà)十畫(huà)的字——剜
剜讀音:[wān]
基本解釋
挖削:~肉補瘡(喻只顧眼前,用有害的方法來(lái)急救)。
詳細解釋
〈動(dòng)〉
(形聲。從刀,宛聲。本義:挖)
同本義 [dig]
韓當急為脫去溫衣,用力剜出箭頭。—— 明· 羅貫中《全圖繡像三國演義》
又如:剜野菜;剜補(挖出錯字,補上正字);剜挑(摳挖);剜改(挖出錯字,改成正字);剜肉醫瘡(比喻只顧眼前之急,不惜采用有害之法)
以刀子等除去 [cut out]
剜,削也。——《說(shuō)文新附》
剜,刻削也。——《廣韻》
又如:剜肉生(做,成,補)瘡(本想割肉醫瘡,但被割之處反成新瘡。比喻行事只顧一面,結果與預想適得其反)
用手指挖出[對手的眼睛] [gouge out]。如:兇殘的奴隸主剜出奴隸的眼睛
常用詞組
剜肉補瘡 wān ròu bǔ chuāng
剜:用刀挖去。挖下身上的好肉來(lái)補傷口。比喻只顧眼前,用有害的方法來(lái)救急。
部首筆畫(huà)
部首: 刂
部外筆畫(huà): 8
總筆畫(huà): 10
五筆86: pqbj
五筆98: pqbj
倉頡: juln
筆順編號: 4453545522
四角號碼: 32200
鄭碼: wdyk
Unicode: CJK 統一漢字 U+525C
字形結構
漢字首尾分解: 宛刂
漢字部件分解: 宀夕?刂
筆順編號: 4453545522
筆順讀寫(xiě): 捺捺折撇折捺折折豎豎
版權聲明: 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(wù),旨在傳遞更多信息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(guān)法律責任,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(guān)點(diǎn)和對其真實(shí)性負責。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(wèn)題需要同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的,請發(fā)送郵件至 舉報,一經(jīng)查實(shí)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