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的筆順,梁字筆畫(huà)順序,梁字怎么寫(xiě)
?梁 [ liáng ]的筆順,梁的筆畫(huà)順序,梁的筆順怎么寫(xiě)
- 梁的拼音: liáng 梁的注音: ㄌ一ㄤˊ
- 梁的總筆畫(huà): 11畫(huà) 梁的部首: 木部 梁的結構:上下
- 梁的筆順:丶丶一フノ丶丶一丨ノ丶
- 梁的筆畫(huà):點(diǎn)、點(diǎn)、橫、橫撇、撇、點(diǎn)、點(diǎn)、橫、豎、撇、點(diǎn)
梁的筆畫(huà)順序分布演示:
梁字怎么寫(xiě)
點(diǎn)、點(diǎn)、橫、橫撇、撇、點(diǎn)、點(diǎn)、橫、豎、撇、點(diǎn)
梁字的意思
梁字的基本字義解釋
梁
1、器物、身體或其他物體上中間高起的部分:鼻梁。山梁。車(chē)梁。
2、架在墻上或柱子上支撐房頂的橫木,泛指水平方向的長(cháng)條形承重構件:房梁。棟梁。梁上君子(指竊賊)。
3、橋:橋梁。津梁(渡口和橋梁,借指學(xué)習的門(mén)徑)。
4、中國朝代名(a.南朝之一;b.五代之一)。
5、中國戰國時(shí)期國名,魏國于公元前361年遷都大梁(今河南省開(kāi)封市)后,改稱(chēng)“梁”。
6、姓。
梁字組詞:
陸梁、五梁冠、雄梁、杏梁燕、梁鄒、柏梁殿、上梁、游梁、梁甫、梁岷、車(chē)梁木、梁桷、頂梁柱、梁鴦、將梁、馱梁、歌梁、疊梁、梁州、梁騶、梯梁、脊梁骨、津梁、梁益、后脊梁、梁塵、大梁
梁字成語(yǔ):
梁上君子、上梁不正、繞梁三日、河梁攜手、棟梁之才、畫(huà)棟雕梁、逼上梁山、濠梁觀(guān)魚(yú)
梁的筆順
梁的筆順:
“梁”字共有11畫(huà),筆畫(huà)順序為:點(diǎn)、點(diǎn)、提、橫折鉤、撇、點(diǎn)、點(diǎn)、橫、豎、撇、捺。
梁(讀音liáng)是漢字通用規范一級字(常用字)。此字始見(jiàn)于西周晚期金文?!墩f(shuō)文》中說(shuō)“梁,水橋也?!边@里是指“梁”的本義,指橋梁?!秶Z(yǔ)▪周語(yǔ)中》中說(shuō)“先王之教曰:‘雨畢而除道,水涸而成梁?!边@里的“梁”字引申為屋梁。后也用作地名和國名。
組詞:
懸梁刺股
[xuán liáng cì gǔ]
懸:懸掛,吊掛。梁:房梁。股:大腿。把頭發(fā)吊在房梁上,用錐子扎大腿。形容勤學(xué)苦讀。
頂梁柱
[dǐng liáng zhù]
(名)比喻起重要作用的骨干力量。
雕梁畫(huà)棟
[diāo liáng huà dòng]
梁:支撐屋頂的橫木。棟:房屋正中的大梁。有雕花、彩繪的梁棟。指富麗堂皇的建筑物。也作“畫(huà)棟雕梁”。
偷梁換柱
[tōu liáng huàn zhù]
比喻暗中玩弄手法、用假的代替真的。[近]偷天換日|移花接木。
余音繞梁
[yú yīn rào liáng]
歌唱停止后,余音好像還在屋梁上回旋,形容歌聲或音樂(lè )優(yōu)美,耐人回味。
梁字的寫(xiě)法
梁字的寫(xiě)法筆順:點(diǎn)、點(diǎn)、提、橫折鉤、撇、點(diǎn)、點(diǎn)、橫、豎、撇、捺。
一、梁姓介紹
梁氏,中國典型的南方姓氏。源流較多,或出自嬴姓、出自姬姓,或以國為氏、以地為氏、以邑為氏。在宋版《百家姓》中排名第128位。2013年,根據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(huì )華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通過(guò)綜合分析,發(fā)布的中國“百家姓”排行榜,梁姓人口排名22位。
二、人口分布
當代梁姓的人口已達到1100多萬(wàn),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.93%,人口的增長(cháng)率是呈V形的態(tài)勢。2013年,根據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(huì )華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通過(guò)綜合分析,發(fā)布的中國最新版“百家姓”排行榜,梁姓人口排名22位。
在全國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廣西、廣東兩省,大約占梁姓總人口的53%,其次分布于河南、四川、河北、山東,這四省又集中了17%。廣西為當代梁姓第一大省,居住了梁姓總人口的28.5%。全國形成了兩廣為中心的梁姓聚集區。梁姓是兩廣地區最常見(jiàn)的姓氏之一。
姓氏圖騰和梁氏宗祠:
1、姓氏圖騰
梁氏所用的“梁”字,其最早的含義是與水工建筑的營(yíng)造緊緊連接在一起的?!傲骸笔橇魉?,也是捕魚(yú)的壩堰,梁氏先祖居住的陜西韓城又有不少形似橋梁的“梁山”。梁姓是大山槫木紀歷圖騰,由水、刃、木(槫木)組成,以刀(辛)刻木為紀歷方法。
“梁山”山下有水,山四周環(huán)水,山中央主峰為天齊,上立槫木,又名重章,東,又名(爪冖攵上下東田),左手持弓、干,即渾儀和矩尺;右手持刀具契刻日升降度位,故為“(刃)木”。嬴姓別支,始祖伯益,因居梁得氏。
2、梁氏宗祠
梁氏宗祠,位于廣東省天河區車(chē)陂村沙美啟明大街58號,建于明朝中期,距今580多年,是后人紀念由南雄遷到番禺龍溪(今車(chē)陂)落戶(hù)的始祖梁雪松興建的。第一次在清乾隆年間重建。第二次在光緒年間重修。第三次重修于2001年。
版權聲明: 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(wù),旨在傳遞更多信息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(guān)法律責任,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(guān)點(diǎn)和對其真實(shí)性負責。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(wèn)題需要同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的,請發(fā)送郵件至 舉報,一經(jīng)查實(shí)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