椽的筆順,椽字筆畫(huà)順序,椽字怎么寫(xiě)
?椽 [ chuán ]的筆順,椽的筆畫(huà)順序,椽的筆順怎么寫(xiě)
- 椽的拼音: chuán 椽的注音: ㄔㄨㄢˊ
- 椽的總筆畫(huà): 13畫(huà) 椽的部首: 木部 椽的結構:左右
- 椽的筆順:一丨ノ丶フフ一ノフノノノ丶
- 椽的筆畫(huà):橫、豎、撇、點(diǎn)、橫撇、橫撇、橫、撇、橫撇、撇、撇、撇、點(diǎn)
椽的筆畫(huà)順序分布演示:
椽字怎么寫(xiě)
橫、豎、撇、點(diǎn)、橫撇、橫撇、橫、撇、橫撇、撇、撇、撇、點(diǎn)
椽字的意思
椽字的基本字義解釋
椽
1、古代房屋間數的代稱(chēng):“東宇西房數十椽?!?/p>
2、放在檁上架著(zhù)屋頂的木條:椽子。椽筆。
椽字組詞:
棌椽、神椽、茅椽、椽棟、椽欒、椽欂、椽桷、樸椽、椽燭、尺椽、榱椽、椽杙、攛椽、筆如椽、榮椽、采椽、危椽、椽筆
椽字成語(yǔ):
茅屋采椽、出頭椽兒先朽爛、如椽大筆、尺椽片瓦、茅茨不翦,采椽不斫、根椽片瓦、隔壁攛椽、大筆如椽
椽是什么意思
椽又稱(chēng)椽子,是密排桁上,與桁正交,直接承受望板及其上屋面的重量的構件。椽的位置不同,名稱(chēng)也不同,從屋脊至檐口有腦橡、花架椽、檐櫞、飛檐椽等。
椽子斷面以圓形為多,也有方形及扁方形。扁方形的板椽在四川一帶使用較普遍,沿用古稱(chēng)桷子。椽在屋角處的排列有平行及放射兩種方式,早見(jiàn)于漢石闕,以后翼角放射式布椽逐步占主導地位,但在四川等偏遠地方的古建筑上,仍普遍使用平行布椽方式。
在椽的排列稀密上一般為椽檔與椽徑大致相同,每間椽數成雙。椽徑為檁徑的 1/3 ,大式建筑則按 1.5 斗口定橡徑。大式建筑檐部用椽,由檐掾及飛檐橡兩部分組成。檐橡出挑長(cháng)為上檐出的
2/3 ,斷面仍為圓形;飛檐椽自檐椽出挑長(cháng)為上檐出的 1/3 ,斷面為方形。上檐出為 21 斗口,小式建筑上檐出為 3/10
檐柱高。椽的位置不同,名稱(chēng)也不同,從屋脊至檐口有腦橡、花架椽、檐櫞、飛檐椽等。
參考網(wǎng)頁(yè)鏈接
椽是什么意思
椽
chuán
名
(形聲。從木,彖(tuàn)聲。本義:承屋瓦的圓木)同本義〖rafter〗
椽,榱也?!墩f(shuō)文》
以大宮之椽歸,為盧門(mén)之椽?!蹲髠鳌せ腹哪辍?/p>
采椽不斫?!俄n非子·五蠹》
架梁之椽,多于機上之工女?!拍痢栋⒎繉m賦》
不數歲,田百頃,樓閣萬(wàn)椽,牛羊蹄躈各千計?!读凝S志異·促織》
又如:椽杙(椽子和小木樁);椽桷(承屋瓦用的圓木與方木。圓的叫椽,方的叫桷。泛指椽子);椽筆(大筆);椽棟(椽子與正梁)
椽條
chuántiáo
〖wattle〗裝于屋頂以支持屋頂蓋材料的木桿
椽子
chuánzi
〖rafter〗屋頂斜木中的一種
古代的椽子是以木刨成圓柱形裝配于檐底。使單調平淡的檐底增加立體和華實(shí)的視覺(jué)感
可是,天后宮的椽子由于是用水泥鑄成,要采用圓柱形。在施工上增加不少麻煩。因此。索性就用方柱形了??雌饋?lái)倒也不錯。
在每條上椽的頂端都雕以萬(wàn)字彩畫(huà)。下椽頂端則雕以彎月形彩畫(huà)。
椽
chuán
(1)
ㄔㄨㄢˊ
(2)
放在檁上架著(zhù)屋頂的木條:~子?!P。
(3)
古代房屋間數的代稱(chēng):“東宇西房數十~?!?/p>
(4)
鄭碼:FZGQ,U:693D,GBK:B4AA
(5)
筆畫(huà)數:13,部首:木,筆順編號:1234551353334
椽
chuán
〔名〕
(1)
(形聲。從木,彖(tuàn)聲。本義:承屋瓦的圓木)
同本義
椽,榱也?!墩f(shuō)文》
以大宮之椽歸,為盧門(mén)之椽?!蹲髠鳌せ腹哪辍?/p>
采椽不斫?!俄n非子·五蠹》
架梁之椽,多于機上之工女?!拍痢栋⒎繉m賦》
不數歲,田百頃,樓閣萬(wàn)椽,牛羊蹄躈各千計?!读凝S志異·促織》
(2)
又如:椽杙(椽子和小木樁);椽桷(承屋瓦用的圓木與方木。圓的叫椽,方的叫桷。泛指椽子);椽筆(大筆);椽棟(椽子與正梁)
版權聲明: 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(wù),旨在傳遞更多信息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(guān)法律責任,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(guān)點(diǎn)和對其真實(shí)性負責。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(wèn)題需要同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的,請發(fā)送郵件至 舉報,一經(jīng)查實(shí)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